2020年度福建省科學技術獎申報項目公示
一、項目名稱:基于協同創新的高端裝備云制造關鍵技術研發與應用
二、提名推薦獎種: 福建省科學技術進步獎
三、提名推薦單位:三明市科學技術局
四、項目簡介:
項目針對我省制造業中小企業存在的科研創新能力薄弱,產品創新力度不足以及產業集群的協同效應未能充分發揮等問題,按照“需求分析>>系統設計>>模塊開發>>系統集成>>系統構建>>應用示范”的模式開展應用研究,圍繞裝備制造產品全生命周期,面向福建省裝備制造業轉型升級與創新發展服務需求,以智能制造應用為重點,開發構建了國內首創的基于協同創新的裝備制造綜合性云服務平臺;綜合應用互聯網信息整合技術、大數據存儲處理分析技術、人工智能技術,開發了具國內先進水平的創新知識資源匯聚系統與科技大數據云服務系統,構建了高端數控裝備、工業機器人應用、綠色鑄鍛、綠色再制造、輕合金等產業情報專題跟蹤服務系統;基于高端裝備云制造協同創新平臺,應用“搜索引擎+電商平臺+社交網絡”構建“網上工作室”及“企業級協同創新中心”,創造性地構建了國內領先的制造業中小企業“雙創”精準跟蹤孵化培育的“創新助理”項目通立體服務系統與創新服務模式;開展了典型云制造服務系統研究和開發,開發了面向行業的知識服務系統,開發了“虛擬-虛擬”方式的機器人自動推理匹配模型和機器人云端動態仿真系統;圍繞智能制造、機械裝備、新材料、生物醫藥、機器人、鋼鐵冶煉等行業企開展技術應用,匯聚資源、形成“線上線下”協同創新服務體系。
本項目研究成果共獲得軟件著作權19項,發表科技論文6篇,其中EI/SCI論文3篇,示范企業240余家,累計服務企業超過1000家,并培育1家云平臺運營骨干企業。
本項目研究成果已經在機械科學研究總院海西(福建)分院有限公司、福建云創集成科技服務有限公司和福建三鋼閩光股份有限公司等企業中推廣應用,產生了巨大的經濟效益,近三年來機械科學研究總院海西(福建)分院有限公司、福建云創集成科技服務有限公司和福建三鋼閩光股份有限公司直接營業效益收入總額達3.83億元,技術應用間接營業效益收入達1.46億元。
五、主要完成單位:機械科學研究總院海西(福建)分院有限公司、福建省云創集成科技服務有限公司、廈門大學、福建三鋼閩光股份有限公司
六、主要完成人及其貢獻:
姓名 |
王西峰 |
排名 |
1 |
技術職稱 |
研究員 |
工作單位 |
機械科學研究總院海西(福建)分院有限公司 |
完成單位 |
機械科學研究總院海西(福建)分院有限公司、福建省云創集成科技服務有限公司、廈門大學、福建三鋼閩光股份有限公司 |
對本項目主要技術貢獻 |
項目總負責人。負責項目總體規劃、方案設計和項目的組織管理;通過頂層設計指導開發了基于協同創新的裝備制造綜合性云服務平臺、創新知識資源匯聚系統與科技大數據云服務系統,“創新助理”項目通立體服務系統與創新服務模式。其對主要技術創新點的第1、2、3、5點做出了創造性貢獻。本人在該項目中的工作量占本人工作總量的70%。 |
曾獲科技獎勵情況 |
|
姓名 |
莊承淮 |
排名 |
2 |
技術職稱 |
副研究員 |
工作單位 |
福建省云創集成科技服務有限公司 |
完成單位 |
機械科學研究總院海西(福建)分院有限公司、福建省云創集成科技服務有限公司、廈門大學、福建三鋼閩光股份有限公司 |
對本項目主要技術貢獻 |
項目主要技術負責人,主持開發了基于協同創新的裝備制造綜合性云服務平臺、科技大數據云服務系統,“創新助理”項目通立體服務系統與創新服務模式;主持開展高端裝備云制造服務模式及體系研究,通過服務模式和體系架構研究,提出云服務運行模式、商業模式及與之相配套的云服務系統解決方案。其對主要技術創新點的第1、2、3點做出了創造性貢獻。本人在該項目中的工作量占本人工作總量的70%。 |
曾獲科技獎勵情況 |
1、“海西裝備云制造關鍵技術研發與應用“2019年獲機械總院集團科技進步一等獎 2、“科技型中小企業競爭情報云服務系統”2018年獲華東科技情報成果二等獎 3、“三明先進制造公共技術服務平臺建設”獲2012年度三明市科技進步二等獎 |
姓名 |
姜超 |
排名 |
3 |
技術職稱 |
研究員 |
工作單位 |
機械科學研究總院海西(福建)分院有限公司 |
完成單位 |
機械科學研究總院海西(福建)分院有限公司、福建省云創集成科技服務有限公司、廈門大學、福建三鋼閩光股份有限公司 |
對本項目主要技術貢獻 |
項目主要技術負責人;資源服務組件構建、服務流程融合與再造、云服務模式下動態聯盟組建技術、資源虛擬化技術及標準規范等云制造服務構建關鍵技術研究,促進了新產品的發展與推廣。其對主要技術創新點的第2、3、5點做出了創造性貢獻。本人在該項目中的工作量占本人工作總量的60%。 |
曾獲科技獎勵情況 |
2008年獲北京市優秀科技新星、2012年獲中國機械制造工藝協會科技成果獎一等獎、2012年獲中國模具工業協會“精模獎”一等獎、2013年獲中國機械制造工藝協會科技成果獎一等獎、2013年獲機械科學研究總院科技成果一等獎、2013年獲中國機械工程學會優秀論文獎、2014年獲中國產學研合作創新成果獎、2015年入選福建省引才“百人計劃”創新人才、2016年獲第九屆三明青年科技獎、2016年獲三明市優秀共產黨員、2017年獲第十四屆福建青年五四獎章、2017年第十四屆福建青年科技獎 |
姓名 |
陳云 |
排名 |
4 |
技術職稱 |
助理教授 |
工作單位 |
廈門大學 |
完成單位 |
機械科學研究總院海西(福建)分院有限公司、福建省云創集成科技服務有限公司、廈門大學、福建三鋼閩光股份有限公司 |
對本項目主要技術貢獻 |
項目主要技術負責人。參與了創新知識資源匯聚系統與科技大數據云服務系統開發,總體負責機器人云制造服務系統研究和開發,開發了智能高穩定性機器人制造系統。其對主要技術創新點的第2、4、5點做出了創造性貢獻。本人在該項目中的工作量占本人工作總量的60%。 |
曾獲科技獎勵情況 |
無 |
姓名 |
楊前進 |
排名 |
5 |
技術職稱 |
研究員級高工 |
工作單位 |
機械科學研究總院海西(福建)分院有限公司 |
完成單位 |
機械科學研究總院海西(福建)分院有限公司、福建省云創集成科技服務有限公司、廈門大學、福建三鋼閩光股份有限公司 |
對本項目主要技術貢獻 |
參與了高端裝備云制造平臺總體架構與技術路線研究,主持完成了知識資源匯聚系統、動態制造聯盟運行過程管理研發;研究并整合國內外制造工藝相關技術標準、工程材料、可靠性、磨擦磨損等數據資源,建立基礎制造工藝共性基礎數據庫。其對主要技術創新點的第1、2點做出了創造性貢獻。本人在該項目中的工作量占本人工作總量的60%。 |
曾獲科技獎勵情況 |
2007年12月“工程機械、儀器儀表行業新型ERP應用示范工程”獲中國機械工業科學技術獎二等獎; 2019年11月“海西裝備云制造關鍵技術研究與應用”獲機械科學研究總院一等獎 |
姓名 |
楊艷艷 |
排名 |
6 |
技術職稱 |
政工師 |
工作單位 |
機械科學研究總院海西(福建)分院有限公司 |
完成單位 |
機械科學研究總院海西(福建)分院有限公司、福建省云創集成科技服務有限公司、廈門大學、福建三鋼閩光股份有限公司 |
對本項目主要技術貢獻 |
項目主要技術負責人。應用“搜索引擎+電商平臺+社交網絡”構建“網上工作室”及“企業級協同創新中心”,構建了國內領先的制造業中小企業“雙創”精準跟蹤孵化培育的“創新助理”項目通立體服務系統與創新服務模式。其對主要技術創新點的第3、5點做出了創造性貢獻。本人在該項目中的工作量占本人工作總量的60%。 |
曾獲科技獎勵情況 |
|
姓名 |
卜祥建 |
排名 |
7 |
技術職稱 |
工程師 |
工作單位 |
廈門大學 |
完成單位 |
機械科學研究總院海西(福建)分院有限公司、福建省云創集成科技服務有限公司、廈門大學、福建三鋼閩光股份有限公司 |
對本項目主要技術貢獻 |
主導了“虛擬-虛擬”方式的機器人云端動態仿真系統開發,參與虛擬機器人自動推理匹配模型開發?;赩RML(虛擬現實建模語言)技術,應用Unity3d虛擬現實引擎,建立了機器人工作站的虛擬模仿真系統,實現機器人工作站虛擬場景下工藝過程的云端動態仿真,可為機器人應用方案展示及方案選型提供高效的快捷的云服務。其對主要技術創新點的第4、5點做出了創造性貢獻。本人在該項目中的工作量占本人工作總量的60%。 |
曾獲科技獎勵情況 |
2016年度廈門市科技進步一等獎 |
姓名 |
沈濤 |
排名 |
8 |
技術職稱 |
高級工程師 |
工作單位 |
福建三鋼閩光股份有限公司 |
完成單位 |
機械科學研究總院海西(福建)分院有限公司、福建省云創集成科技服務有限公司、廈門大學、福建三鋼閩光股份有限公司 |
對本項目主要技術貢獻 |
參與了消聲器的多學科與拓撲優化、基于懸置的NVH傳遞路徑分析的研究工作;NVH公共服務平臺材料減振降噪特性分析實驗室、聲源定位采集及測試實驗室負責人,可有效解決產品、企業和行業在NVH中的困難和問題,提升產品的核心競爭力。對主要技術創新點的第4、5點做出了創造性貢獻。本人在該項目中的工作量占本人工作總量的50%。 |
曾獲科技獎勵情況 |
|
姓名 |
羅維秋 |
排名 |
9 |
技術職稱 |
高級工程師 |
工作單位 |
福建省云創集成科技服務有限公司 |
完成單位 |
機械科學研究總院海西(福建)分院有限公司、福建省云創集成科技服務有限公司、廈門大學、福建三鋼閩光股份有限公司 |
對本項目主要技術貢獻 |
參與了創新知識資源匯聚系統與科技大數據云服務系統、“創新助理”項目通立體服務系統與創新服務模式、基于典型云制造服務平臺系統的開發建設;負責裝備制造綜合性云服務平臺的推廣應用,為企業提供一站式服務及“創新助理”項目通試點示范用戶培育。其對主要技術創新點的第2、3、5點做出了重要貢獻。本人在該項目中的工作量占本人工作總量的50%。 |
曾獲科技獎勵情況 |
“海西裝備云制造關鍵技術研發與應用” 2019年獲機械總院集團科技進步一等獎 |
姓名 |
錢星 |
排名 |
10 |
技術職稱 |
副研究員 |
工作單位 |
福建省云創集成科技服務有限公司 |
完成單位 |
機械科學研究總院海西(福建)分院有限公司、福建省云創集成科技服務有限公司、廈門大學、福建三鋼閩光股份有限公司 |
對本項目主要技術貢獻 |
參與了創新知識資源匯聚系統與科技大數據云服務系統、“創新助理”項目通立體服務系統與創新服務模式開發建設,負責產業情報專題跟蹤服務系統構建與運營服務。其對主要技術創新點的第2、5點做出了重要貢獻。本人在該項目中的工作量占本人工作總量的50%。 |
曾獲科技獎勵情況 |
1、“海西裝備云制造關鍵技術研發與應用” 2019年獲機械總院集團科技進步一等獎 2、“科技型中小企業競爭情報云服務系統”2018年獲華東科技情報成果二等獎 |
七、代表性論文專著目錄:
刊名 |
論文(專著)名稱 |
發表時間 |
作者 |
Measurement |
An intelligent chatter detection method based on EEMD and feature selection with multi-channel vibration signals(SCI收錄) |
2019-10 |
陳云,李懷忠,侯亮,王軍,卜祥建 |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Advanced Manufacturing Technology |
Intelligent chatter detection using image features and support vector machine(SCI收錄) |
2019-07 |
陳云,李懷忠,侯亮,卜祥建 |
15th ACM SIGGRAPH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Virtual Reality Continuum and Its Applications in Industry (VRCAI) |
Research on simulation system of welding robot in Unity3d(SCI收錄) |
2016-12 |
潘俊浩,卓勇,侯亮,卜祥建 |
第十屆中韓合作KITECH-CAM先進制造技術研討會” |
Customized based manufacturing of manufacturing cloud services platform |
2018-11 |
沈欽龍,姜超,莊承淮,王西峰 |
組合機床與自動化加工技術 |
一種基于Unity3d的工業機器人示教系統設計方法(核心) |
2017-07 |
潘俊浩,卓勇,侯亮,卜祥建 |
八、主要知識產權證明目錄:
知識產權類別 |
知識產權具體名稱 |
授權號 |
權利人 |
軟件著作權 |
海西裝備制造服務云平臺 |
2016SR291162 |
1.機械科學研究總院海西(福建)分院有限公司 |
軟件著作權 |
高端裝備制造“一站式”云服務平臺管理系統 |
2015SR220303 |
1.機械科學研究總院海西(福建)分院有限公司 |
軟件著作權 |
機械行業協同工具軟件V1.0 |
2017SR051163 |
1.福建省云創集成科技服務有限公司 |
軟件著作權 |
云創專利通專利數據分析服務平臺 |
2017SR054506 |
1.福建省云創集成科技服務有限公司 |
軟件著作權 |
機械設計與制造通用技術支持系統 |
2017SR054620 |
1.機械科學研究總院海西(福建)分院有限公司 |
軟件著作權 |
機械設計專家系統 |
2017SR055522 |
1.機械科學研究總院海西(福建)分院有限公司 |
軟件著作權 |
大數據情報跟蹤管理系統 |
2018SR058387 |
1.福建省云創集成科技服務有限公司 |
軟件著作權 |
項目協作與管理系統V1.0 |
2018SR058382 |
1.福建省云創集成科技服務有限公司 |
軟件著作權 |
基于Unity3d的工業機器人虛擬示教器軟件V1.0 |
2016SR348128 |
1.廈門大學 |
軟件著作權 |
基于Unity3d的工業機器人在線展示及仿真軟件 |
2016SR348129 |
1.廈門大學 |
九、推廣應用情況:
本項目研究成果已經在機械科學研究總院海西(福建)分院有限公司、福建云創集成科技服務有限公司和福建三鋼閩光股份有限公司等企業中推廣應用,產生了巨大的經濟效益,近三年來機械科學研究總院海西(福建)分院有限公司、福建云創集成科技服務有限公司和福建三鋼閩光股份有限公司營業效益收入總額達3.83億元,技術應用間接間接營業效益收入達1.46億元。云平臺示范企業240余家,累計服務企業1300余家,服務3500余次,培育1家云平臺運營骨干企業。